北沙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案例分享 [复制链接]

1#
四川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405/4603785.html

付丽丽治疗新冠肺炎典型验案

朱某,男,98岁,2月3医院。入院前一天,朱某医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经治疗效果不佳,医院治疗。入院时,患者体温最高38.5摄氏度,精神萎靡,伴咳嗽咯痰、喘促胸闷、周身乏力、口干口苦、纳呆等,舌红绛,少苔,脉弦细数。四诊合参,辨证为发热(少阳证)。

方药: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加减。北柴胡15克,*芩10克,葛根15克,北沙参20克,苦杏仁1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炒枳壳12克,瓜蒌皮12克,佩兰10克,甘草6克。免煎中药2剂。每天1剂,开水冲调,少量频服。次日,患者便恢复正常体温。

2月5日,患者体温正常,咳嗽咯痰、胸闷乏力减轻,未见口苦,稍觉口干,仍脘腹胀满、未大便。方显效,继续按前方服用药剂。

2月9日,患者精神转佳,体温正常,稍有咳嗽无咯痰,喘促胸闷,进食较之前增多,未见脘腹胀满,仍周身乏力,隔日排大便。查体,见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此属高龄患者,脾胃虚弱,余邪未清。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北沙参20克,麸炒白术12克,砂仁6克,茯苓20克,陈皮6克,藿香10克,厚朴10克,炒薏米30克,炒鸡内金10克,柴胡15克,*芩10克,金银花10克,苦杏仁6克,炒枳壳6克,甘草6克。免煎中药3剂,每天1剂,开水冲调,少量频服。

2月12日,患者精神可,无明显咳嗽咯痰、胸闷气喘,进食可,稍觉乏力,二便可。调整前方后再服2剂。

2月13日~14日,患者复检核酸,为阴性。

2月14日,患者复查肺部CT,结果显示肺部感染明显吸收。专家组会诊,认为患者新冠肺炎已治愈,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以补益肺脾、醒脾开胃之剂继续调理。

2月28日,患者痊愈出院。

用药感受:患者辨证为发热之少阳证,给予和解少阳之剂。患者间断发热并伴有大便干结、小便*等症状,故兼以银翘散清热解毒,方选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加减。服药后,患者体温正常,咳嗽胸闷减轻,但精神仍差,纳呆乏力。患者高龄,脾胃本虚,加之余邪未清,故调整为香砂六君子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以健脾益肺、化湿和胃,巩固疗效。

朱某2月14日被治愈后,因存在高血压病、心力衰竭、脑梗死等情况,又接受了针对性的治疗,并加强了营养支持。两周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良好,精神也不错,符合出院标准。

崔爽治疗新冠肺炎典型验案

赵某,男性,60岁,以间断咳嗽发热两周加重,伴活动后胸闷3天为主诉,于年1月28医院。入院时,患者体温为37.5摄氏度,咳嗽频繁,干咳少痰,胸闷,气短明显。

诊断: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为新冠肺炎(重型)。

药方:麻杏石甘汤化裁。炙麻*15克,炒杏仁12克,石膏15克,柴胡12克,清半夏10克,陈皮12克,连翘12克,*芩12克,炙甘草12克,苍术12克,炙冬花10克,桔梗10克,贝母10克,桑白皮12克,前胡10克,茯苓12克。共3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饭后服用。

2月2日,患者热退,干咳少痰症状缓解,胸闷,气喘明显,痰黏难咯,舌脉同前。

药方: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化裁。葛根15克,炙麻*15克,炒杏仁15克,清半夏10克,海浮石12克,陈皮15克,地龙10克,连翘15克,*芩15克,炙甘草10克,炒苏子10克,茯苓15克,炙冬花10克,瓜蒌皮15克,贝母10克,桑白皮15克,前胡10克,莱菔子10克。共4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饭后服用。

2月7日,患者诸症皆缓解,守二诊药方不变,服用4剂。

2月11日,患者自觉无力,困倦,活动后气短,舌质红,苔白厚。

方药:四君子汤化裁。*芪20克,炒杏仁15克,清半夏10克,陈皮15克,连翘15克,*芩15克,炙甘草10克,炒苏子10克,茯苓15克,瓜蒌皮15克,贝母10克,焦白术15克,白芍15克,炒枳壳15克,当归15克,苏梗10克,酒大*10克。共4剂。

2月22日,患者检查肺部CT,结果显示病灶吸收明显,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痊愈出院。

用药体会:初诊时,患者身热不解,咳、喘明显,系风热之邪在表不解,投以麻杏石甘汤宣肺平喘。复诊时,患者热已解,痰黏难咯,胸闷,纳差,系肺与大肠相表里,加之患者无运动,脾胃失司,痰湿内生,辅以二陈汤理气和中,燥湿除痰。患者在疾病后期,邪渐袪,但正气已损,故为扶正以主,以四君子汤调理后,脏腑功能逐渐恢复,遂痊愈出院。

李向辉治疗新冠肺炎典型验案

陈某,女,42岁,2月3日入院,体温最高37.6摄氏度。入院前,患者反复发热5天,恶寒,咽干,头痛,周身酸困,舌边尖红,苔白,2月4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进行治疗。

药方:小柴胡合升降散加减。柴胡15克,*芩12克,清半夏10克,人参10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荆芥15克,防风10克,葛根15克,甘草6克,姜枣为引子。每天1剂,水煎服。

2月6日,患者体温正常,出现咳嗽,咯痰不爽,舌质红,苔薄*,改止咳散加味治疗。

药方:蝉蜕10克,桔梗12克,荆芥15克,炙紫菀15克,炙百部6克,白前10克,甘草6克,陈皮12克。每天1剂,水煎服。

2月9日,患者无发热及乏力,咳嗽减轻,但痰转*,口干口苦,舌红,苔*。

药方:止嗽散合桑菊饮加减。桑叶6克,菊花10克,桔梗12克,杏仁10克,连翘15克,芦根20克,荆芥15克,炙紫菀15克,炙百部6克,甘草6克,陈皮10克。

2月13日,患者口干、纳呆,无咳嗽及其他不适症状;复查肺部CT,结果显示病灶明显吸收。

药方:桑菊饮合沙参麦冬汤。北沙参15克,南沙参15克,西洋参9克,桑叶6克,菊花6克,桔梗12克,杏仁10克,连翘10克,芦根15克,甘草6克,陈皮10克,麦冬15克,白术15克。

2月21日,患者两次咽拭子检测均为阴性,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阴影吸收,可以出院。

随访2周,患者无异常。

用药体会:患者初起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为风寒疫毒袭表,给予小柴胡合蝉蜕、荆防、葛根类散寒解表治疗。服药后,患者汗出热退,表证得解,出现咳嗽,咯痰不利,舌红苔*,为风寒疫毒入肺化热,肺失宣肃,再给予止嗽散合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服用6剂后,患者咳嗽大减,唯余口干、纳呆,为余热不尽,肺胃阴伤,故给予桑菊饮合沙参、麦冬、西洋参类清利余热,益气养阴调理,症状皆除,病愈出院。

回顾该病例,由表及里,辨证思路无误,但没有考虑到时邪疫毒化热伤阴速度较快,肺部症状出现早而重,清热解毒力度不足,应用此类药物晚了一两天。

褚桂克治疗新冠肺炎典型验案

梁某,男,46岁,年2月8医院。患者以发热、咳嗽11天,胸闷、气短3天为主要症状,后经过检查被确诊患有新冠肺炎。

诊断:患者入院时发热、咳嗽症状较重,伴畏寒,咽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厚腻,脉滑,一派肺热之象。

药方: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6克,陈皮15克,清半夏10克,茯苓12克,建曲15克,藿香15克,厚朴15克,生薏米20克,葛根15克,鱼腥草20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9克。免煎中药3剂,每天1剂,水冲服。

患者服用3剂后,发热、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溏。

2月11日,根据患者症状的变化,上述药方去葛根,嘱咐患者服用5剂。

患者服用5剂后,无发热,仍稍有咳嗽,无痰。

2月17日,患者无发热、咳嗽,大便稀,给予二陈汤加减调理。

药方:陈皮15克,清半夏12克,茯苓15克,建曲15克,连翘15克,制百部15克,杏仁15克,前胡15克,鱼腥草20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9克。共3剂,每天1剂,水冲服。

2月19日,患者没有不适症状,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较入院时有明显好转,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符合出院标准。

患者出院后,给予滋阴润肺汤进行调理。

药方:生地*15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石斛10克,桑叶10克,川贝6克,丹皮10克,枇杷叶15克,生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9克。共5剂,每天1剂,水冲服。

10天后随访患者,无不适症状。

用药心得:麻杏石甘汤加减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具体症状为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脉滑而数。该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肺中热盛,气逆伤津,故有汗而身热不解,喘逆气急,甚则鼻翼翕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此时,应清泻肺热,热清气平而喘渴亦愈。方用麻*为君,取其宣肺而泻邪热,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在用量上要高于麻*数倍,使其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肺气肃降有权,喘急可平,相制为用。杏仁降肺气,为佐药,助麻*、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所以是佐使药。

该方案治疗早期新冠肺炎效果较好。在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以后应用二陈汤加减,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该方标本兼顾,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患者后期应用滋阴润肺汤,滋肾阴、润肺燥,主要用于肺疾之恢复期应用。

吴栋林诊疗新冠肺炎典型验案

胡某,男,41岁,1月29日,以发热3天为主医院。入院时,患者体温37.4摄氏度,发热汗出,无咳嗽咯痰,无胸闷气短乏力,纳食尚可,睡眠可,经过检查最终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1月30日,医生会诊时,患者体温37摄氏度,微汗,舌质淡红,苔*厚腻,其他症状跟之前一样。

药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8克,佩兰12克,紫苏梗15克,紫苏叶12克,*连10克,焦栀子12克,通草6克,焦麦芽12克,*芩12克,生薏米30克,苍术12克,淡竹叶10克,柴胡12克。共3剂,水冲服,每天1剂,分2次服用。

2月3日,患者自述服药后体温一直在37摄氏度以下,其他症状减轻或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厚腻。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8克,佩兰12克,紫苏梗12克,紫苏叶10克,*连9克,砂仁3克,炒麦芽10克,炒白术15克,炒薏米18克,瓜蒌皮12克,川朴10克,淡竹叶10克,通草6克,炙甘草6克。共5剂,开水冲服。

2月8日,患者神清气爽,舌苔稍腻。对上述方药进行调整。

2月12日,患者核酸检测结果连续2次为阴性,痊愈出院。

用药心得:现代人大多过食膏粱厚味、生冷之食,以致体内湿热内蕴。恰逢疠气流行,以致正气不足,湿热致疫。藿香有芳香化浊、发表解暑之功效,主要用于湿浊中阻,发热倦怠。佩兰、紫苏叶则可协助藿香化浊祛秽,苏梗、柴胡则可调畅气机,同时柴胡有退热之效;*连、*芩、焦栀子可清热解毒,辅助上药祛湿除热;淡竹叶可清心除烦。同时,根据病情变化和湿热进退情况,加减变化,故疗效不错。

医院宣传科张晓茜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