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沙酒业我和摘要的故事第4期摘要酒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有什么征兆 http://m.39.net/news/a_5242085.html


  作者介绍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先后在西北和成都从*。


  作品见于《天涯》《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大家》等刊物。曾获全*优秀文艺作品奖、三毛散文奖、四川文学奖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冒顿之书》《混沌记》及中短篇小说多部,散文集《生死故乡》《沙漠里的细水微光》《南太行纪事》《中年纪》,诗集《命中》等。现居成都。供职于星星诗刊杂志社。


  居然和一条著名的江的名字相同,忽然看到或者回想起来,满脑子便都是淙淙之水,在大地沟谷中蜿蜒奔腾,或身姿绰约,或湍流激荡。而实际上,流经金沙县的那条河,名叫赤水,当然也曾经有过鳛水、巴涪(符)水、赤虺河等名称,其中的“赤虺”可能更贴切,因为,赤水河金沙县段的土地呈赤红色,俨然区别于赤水河和乌江流域的其他地方。


  每一条河流都是有历史的,而且与人的关系密切。在遥远的神话年代,毕节金沙县也曾经是鬼方的领地,“鬼方”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惊悚的感觉。《易卦·爻辞》上说,“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由此可见,“鬼方”曾经是商朝的主要外敌之一,所谓武丁者,即商代的第23代君王。《周易》记录这件事,大致是武丁在位时期所做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人们总是善于创造历史,但不善于书写自己的历史。他们都以为,无论多少时间江水一般逝去了,后来者依旧会记得他们的事迹,而且会通过一句简单的话,而使得整个往年历史豁然于天下。时间这个刽子手,其杀戮与征伐的,正是其中的人和万物,往往如砍瓜切菜,挫骨扬灰,蛛丝不留。


  历史上诸多难以确证的传说,其根本上就是神话,或者是上古时代人们语言和记录方式之一种。“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我以为是极好的记录方式,既简约又精准,时间、人物、地点等要素俱全。对于绵长甚至迷蒙的人类历史,这种摘要式的表述,其真实目的,就是要启发后人的想象力。许多年后的现在,我不止一次地到贵州的毕节,在一片高原的文化和风情,也是极其动人的,很多时候,我在七星关、赫章、大方、织金等地游览,登山临江之余,总是喝酒,其中最常喝的,是一种名叫“摘要”的酱酒。


  这种酒,入口有一种强烈的酱味,即区别于北京那种大酱发甜的味道,又不使得人觉得涩口,反而有一种甘味,且口感暖和柔顺。记得多年前,我还在华北和西北生活与工作的时候,总是喜欢喝清香和浓香酒,而且是低度的。那时候年轻,喝得也多,几乎每一次都酩酊大醉,甚至人事不省。到成都工作和生活后,对酱香型的酒,起初还是害怕的。有一年,老单位的一位领导来,我觉得应当用酱香酒招待,才合乎“作为半个成都人”的地主之谊。西南地区大致是中国产酒最多种类也最多的地区,外地朋友来了,肯定要喝本地酒,方才能够表达热情和敬意。其中的浓香系列我早就喝过,唯有酱香,只听一些师友们说,酱香酒是最好的白酒,甚至,有些喜欢喝酒的人当众发誓说,他们这一辈子都不再饮用酱香之外的任何白酒了。于是乎,我觉得也应当尝尝。谁知,三个人喝了两瓶,我却醉得人事不省,最终还是单位的驾驶员把我扛回公寓房。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而且,从此之后,我对酱酒有了一种说不清的恐惧,以至于自己备了很多的清香酒和浓香酒,用以招待外地师友。年,当我第一次到毕节,主人家拿出酱香酒,对我和同来的人说,这是他们本地产的一种酱酒。说话之间,握着酒瓶,漾着满脸的笑意,然后请服务员分与众人。我看着那有些沾杯的白花花的液体,又想起第一次在成都喝酱香酒的酩酊大醉与醉后的不堪,便想推掉。但主人家热情,又不忍心拂人美意,只好硬着头皮上阵。第一杯入口,有一种黏稠的感觉,下咽之后,嗓子有些发热,但不剧烈,反而很舒服。我不禁惊奇,开口问这是什么酒,做东的朋友也是一位知名的诗人,在毕节市文联工作。看我发问,笑着说,摘要,摘要酒。


  摘要酒,我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奇怪。一般而言,各种白酒,不管南北,不是用府、宴、岗,以及顺、敬等字眼命名之,就是用古人的名讳,如杜康、刘伶等,摘要这个名字,令人陌生而新奇,第一感觉似乎不像酒的名字,而且,也觉得,白酒如此命名,也太过现代性了一些。接着再喝,三五杯下肚之后,居然没有任何饮酒的感觉,反而有些神清气爽的惬意。我暗自高兴,也平生第一次觉得了喝酒可以没感觉,反而有些舒服的那种莫名的振奋心情。我早就知道,人在世上,尤其是男人,混迹于人间,穿梭于江湖,酒是很多时候必不可少的媒介,甚至,没有了酒,吃饭和聚餐的乐趣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变得索然无味。


  拿起分酒器和酒杯起身,我也加入到了轮流转圈敬酒的行列,一桌十几个人,十几杯酒之后,足有二两的分酒器便空空如也了,而我却还没有觉得酒意,脸也不红,身子还是那么的稳当。这时候,服务员又给我倒酒,我下意识伸手阻拦,但又觉得这样的好酒,再喝点也没什么。


  如此一餐下来,各自散去之后,朋友约我出去散步,我开始觉得喝了那么多的酒,可能会东倒西歪,或者会变得胆大包天。可没想到,到房间,自我感觉只是微醺而已,心里感觉这酒真的不同其他。下楼,在宾馆周边转了半个多小时,可能是风吹之故,有些头晕。回房间洗澡,躺下,居然睡到了太阳穿过窗玻璃,明媚地照在我的身上。想起昨晚的酒,心里不免高兴,也深深地记住了“摘要”这个名字。


  金沙县处在乌蒙山与娄山之间,传说中,这里也还是鳖国之地。也称为鳖县,后来隶属于牂牁郡,与夜郎国互通。当年诸葛武侯曾率*至此,其中的彝族首领火济归降,被蜀汉封为罗甸王。随后的王朝,几乎都将此地作为重要的*事要塞用心经营。至今,成为了川黔要道,每年夏天,有诸多的四川人至此休闲纳凉,甚至,还有川渝两地的人在金沙县买了自己的房子。


  这就是高原的好处,夏天比较凉快,正是处在火炉中的川渝两地人所向往的。当地朋友还说,这里还有一片巨大的森林,处在乌蒙山脉东麓,黔西北高原向中山丘陵过渡的钭坡地带上,森林中有一条河,名字也极美:冷水河,这种命名,既揭示了一条河的本质,又赋予了诗意。人在其中,绿色森森,各种鸟鸣掠着头顶,在耳膜和内心溅起清脆的回声。选择一处坐下来,有风吹来,满身的凉爽。一根根的树木密集地拔地而起,庞大的冠盖朝着瓦蓝色的西南天空攀援。


  站在一座山岗上,举目远望,只见群山之间,河流如银,全身的闪动的光斑,使得四野明亮。再去看金沙酒业的高粱种植示范区,果真是一色的红土,有些地方,红得发紫。伸手抓起一块,只觉得泥土发黏,而且极其细腻,像极了胭脂。当地的诗人朋友说,这种土质生长的高粱,穗大籽实,用来酿酒,是其他地方不可相比的。他还说,那摘要酒就是用这种高粱酿造的,而且只有这里的高粱,才能酿出上好的酱香酒。听了他的话,回想昨晚喝的摘要酱酒,不由得一阵亲切。从而也觉得,大地总是慷慨,用最好的方式,给予人最好的奖赏。


  说到底,我也是一个爱酒好酒的人,这好像也是一个男人在世上必不可缺的一种爱好和趣味。而在古人看来,酒这个物质,与“就”相同,《说文》中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我也知道,饮酒前后,人的状态和思维是不同的,“酒壮怂人胆”,是弱者在佯装强壮,“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是一种调侃式的劝酒词,“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是人在世上寻觅知音,倾诉衷肠的可遇不可求,而李太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则体现了人在饮酒之后的藐视世俗的豪迈。


  在我看来,酒这种东西,尽管有酗酒成形乃至使人癫狂甚至醉生梦死的一面,如《韩非子·说林上》所说,“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可我总是以为,酒的本质是一种“资佐”和“品尝”,是人们在聚会与吃饭时候的“锦上添花”之物,而不应是“狂饮烂醉”伤人的毒物。《汉书食货志》说,“酒,百乐之长。酒者,天下之美禄。”我的个人理解是,酒是人在苦难时期,以及幸福时刻最好的助餐、助兴、喝彩和祝福之物。如《礼记·曲礼》所说,“酒曰清酌。”不敢相信,如果没有了酒,男人乃至人类的现实生活,那该有多么沉重和乏味!


  连续几天,和师友们身在金沙县,乌蒙山、乌江、冷水河,如此的河流,清澈或者浑浊,湍急抑或平缓,都遵从了自然地理的“曲线”与“形势”,“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其实都是自然的一种形态,被老子用以哲学化而已。连续几天,我都喝了摘要酒,这种情况,可谓是个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连续饮酒,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一年,我已经四十五岁了,虽说还年富力强,但一周一次喝酒还可以扛得住,倘若几天连续,则会周身不适,脑袋昏沉。


  可奇怪的是,在毕节市区和金沙县喝当地的摘要酒,不仅没有了每一次饮酒必醉,必定半夜被渴醒,猛灌温水的坏毛病,而且,虽然喝得多,可早上起来,头也不痛,也没有那种晕乎之感。这一点,令我惊奇。返回成都后,居然也不再喜欢其他香型的酒,也以为酱香酒是最好的,尤其是出产于赤水河流域的金沙系列当中的摘要酒。


  故以此为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