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热天的,中暑和夏季热,您可都得提防着点 [复制链接]

1#

夏天正是人们阳气最充足的时候,说起来,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您可能根本就管不住。所以啊,您就让孩子出去疯跑,去玩吧,难得的好时候,可别浪费了。但是,家长们的心可别也一起出去玩了,该预防的病咱们还是得预防。

夏天有什么可预防的病?孩子在外面运动、出汗,这不是对身体有好处么?话是这么说,但您是不是忘了还有中暑和夏季热这回事儿?

咱们先来说说中暑吧!中暑其实大家都比较了解,但是细微之处可能还不太清楚,有时候孩子莫名其妙的就中暑了,家长是一点头绪也没有,那我们今天就好好扒一扒这个病。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情况才会导致孩子中暑?

孩子怎么就中暑了?

●产热增加: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产热?人体的产热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产生热量,有时候这个机制很有用,但有的时候又会带来一些不方便。

举个简单的例子,天气寒冷的时候,人体会通过增加产热的方式来保持体温的恒定,比如打哆嗦。而这个机制在夏天就不太一样了,夏天是通过呼吸加快以及排出汗液来增加散热,这样人体才不会出问题。但这么做的同时,这一行为又会增加人体的产热,而一旦产热过多就会导致中暑,这个是我们控制不了的,只能通过注意室外温度来进行衣物上以及生活习惯上的调整来改变,从这里可以看出,夏天不是一定要暴晒才好,适度是关键。所以,防暑降温等措施不足等情况,也可能会使孩子中暑。

●散热减少:刚才我们提到了散热,这其实就是散发热量的意思。环境温度、湿度高,通风不良,汗腺功能障碍等,都可以导致机体散热功能失常,从而中暑。

●机体热适应能力下降: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老人、小孩、体质较弱的人,散热产热的能力低下或者不完善,会导致中暑。您想想也能明白,在同一环境下,健壮的成年人一定比老人小孩更能坚持。

你这说的倒轻巧,中暑一来症状都是挺严重的,甚至孩子还会眩晕昏迷,医院去,这可怎么预防啊?其实,中暑都是有先兆的,但家长往往没有重视,才会逐渐演变成中暑的。而在中医里,中暑的先兆被称之为疰夏。

疰夏是中医病证名,是指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所致。以夏季倦怠嗜卧、低热、纳差为主要表现的热性病。疰夏又被叫做苦夏,是夏季的常见病,一般夏季过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可呈现出逢暑必发的周期性特点。疰夏亦为中暑的先兆,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中暑。

病因

孩子能得这个病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即因素体虚弱、复感受暑热之气而引起。夏季湿热交蒸,体内湿热过重,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且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津液缺失,这样会导致孩子有乏力倦怠、眩晕心烦、恶心胸闷、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多汗纳呆,或有低热等表现。

那怎么预防呢?古人预防疰夏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天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

所以,夏季的饮食原则应为健脾利湿,淡补、清补。适合吃一些木耳、番茄、*瓜、藕、豆腐、米仁、冬瓜、绿豆、胡萝卜、茄子、鸭子、鲫鱼之类的食物。另外,还可以用一些药物预防,比如可以在立夏之前,用*参、五味子、麦冬、当归、陈皮、青皮、甘草、*柏、神曲煎汤,一日两次服用,连续服用一周左右,能有效预防“疰夏”。

说完了疰夏,再来看看这个夏季热吧!等会!怎么夏季热还算疾病了?夏季不是本来就很热么?要我说,您是没往别的地方想,这夏季热啊,其实是小儿夏天得的一种常见疾病。

夏季热又称暑热症,是婴幼儿在炎热暑天发生的特有的季节性疾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本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5岁以上少见,但近年来由于气温逐年增加,所以年龄大的孩子患病几率有所增加。

本病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如东南、中南及西南等气候炎热地区。发病时间多集中于6、7、8三个月。有的病儿可连续数年发病,而随着年龄增大,其发病症状可逐年减轻,病程亦较短。本病若无其他合并症,预后多属良好。

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小儿体质因素有关,多是由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不能耐受夏季炎热所致。如早产儿、未成熟儿,肾气不足者;或者后天脾胃不足,发育营养较差,脾胃虚弱者;又或者是病后体虚,气阴不足者,入夏后不能耐受暑热气候的熏蒸,易患本病。

症状

其症状是入夏后体温逐渐升高,发热一般是持续的,气温越高,体温就越高,皮肤灼热,少汗或无汗,口渴易饮,小便频数,甚则饮一尿一,精神烦躁,口唇干燥,舌质稍红,苔薄*,脉数。

你还是等会再说吧,我怎么看着这两个病差不多呢?这不怪您,确实,这两个病在症状上很像,但其中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疰夏不只是在夏季才会出现,在很多湿气大的地区,或者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都有可能导致疰夏的产生。而夏季热则不一样,此病与气候有密切关系,气温愈高,发病尤多,但在秋凉以后,症状多能自行消退。再一个区别点是症状,疰夏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但会有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症状,而没有汗闭、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治疗

最后,这两个病的治疗方法也不太一样,对付夏季热的孩子,可以给孩子使用一些生脉饮口服液,一日三次即可。关于生脉饮,大人和小孩子都能喝,需要注意的是,感冒、脾胃虚弱、咳嗽痰多之人不宜服用。推拿方面建议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推脾土,清天河水,揉内庭、解溪、足三里、阴陵泉、摩气海、关元,一日一次即可。

夏天也可以泡泡脚:芦根、生地各50克,西瓜皮克。将芦根洗净,切段。生地择净,西瓜皮洗净,切块,同放于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然后置炉上武火煮沸,转文火煮5分钟后,将药液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之后再进行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连续7~10天。可清暑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小儿夏季热发热、口渴、多尿者。

另外,食疗方也得备着。益气清暑粥,西洋参1克,北沙参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先将北沙参、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再将西洋参研成粉末,与粳米加入药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服用。适用于发热持续不退、口渴、无汗或少汗的患儿。

您看,夏天也不是一定不能吹空调或者是纳凉,只是家长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及尺度,对了,那个词怎么说的来着?过犹不及!

往期回顾

请输入

《酷热的夏季,到底该不该给孩子吃冷饮呢?》

圆力

编辑

圆力

图片制作

蛋蛋

漫画

八岁

图片素材

千库网,已获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