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南充农情飞歌话振兴
TUhjnbcbe - 2023/12/28 12:40:00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06/5677813.html

四川南充,以满腔的热情拥抱着现代农业,正浓墨重彩地书写着农耕新故事、“农”情新篇章。

南充,巴蜀人文胜地,果城绸都名邦。千年时光,孕育出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春节文化。

南充,曾有三国名将,护百姓安康;今有百万乡亲,兴万顷农桑。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也是四川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金期。

四川,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南充,是四川的农业大市。

“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曾殷殷叮嘱。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多次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既是做好四川工作的根本指针,也为我们提出了实践课题。总书记出了题,我们就要答好卷。

把总书记为四川发展作出的总体擘画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四川各地正在努力。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构建‘5+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推动南充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表示。

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南充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坚持园艺化、科技化、设施化,坚持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全力做大粮油、生猪、晚熟柑橘等5大主导产业,做优蚕桑、中药材、牛羊等5大特色产业。

时光印证,南充现代农业,稳筑高楼。近年来,南充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产融合为路径,构“3+N”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建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新建高标准农田33.2万亩、特色产业基地32.8万亩,“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几年前,南充提出“”发展战略。“1”是目标,建设“成渝第二城”;“5”为路径,包括培育现代农业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实施城市建设等“五大板块重大工程项目”。年,南充市现代农业产业高位突破,实现产值亿元。

千年农耕史,今日写新篇。处暑时节的南充大地,飞扬着一首首现代农业发展之歌,“农”情盎然,振兴势起,让人为之喝彩叫好。

西充广绿果蔬园的有机番茄挂满枝头(四川经济日报记者鲍安华摄)

歌里的新故事:荒地变良田农民挣股金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走在8月的乡间,柏油路面平坦宽阔,路边花果飘香,阡陌间水波粼粼,白墙灰瓦的房屋错落有致,这样的农村,引人驻足眺望。

打鼓山村,位于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这里是南充市百万亩晚熟柑橘产业园的一部分。“以前可不是这样,全村90%的地都荒着,很可惜,但在村里挣不到钱,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留村的多是老年人,只能在家门口种点传统农作物自给自足。”打鼓山村副书记刘永凯说,他曾在外省做水果生意,作为农村娃,看到村里土地撂荒,十分心疼。

“我刚回村想流转土地种柑橘时,很多村民都不同意,担心他们的地没了,原有的收入也没了。现在,全村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我个人流转了亩,雇了40个村民,他们每人每月可挣到元左右,再加上土地流转、年底分红,收入比以前多很多。”刘永凯说,开始他也没底,但这几年,在*府的大力支持下,南部县晚熟柑橘规模越来越大,村子发生巨变,农民收入大增,他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曾让他最担心的年轻劳动力少的问题,他也预测会逐步改善。

南部县盘龙-八尔湖晚熟柑桔现代农业园区(梁洪源摄)

刘永凯的猜想,在南充市仪陇县铜鼓乡九龙山村得到证实。曾在外打工多年的90后村民廖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我在外打工,每天忙忙碌碌,一年下来除去开支,几乎没有结余。现在,我回到村里,家里的地流转给公司建桑园、蚕房,我从公司承包桑园,养蚕、卖茧,还帮公司育蚕,几项收入加起来,今年收入20万元没问题,比打工强太多了,还能照顾父母孩子。除了我,村里还回来了好几个年轻人。”

南充的现代农业,吸引着农村的“归雁”,也吸引了城里人“下乡”。

罗强,一名地道成都人。年,他听说南部县要打造晚熟柑橘产业园,还出台了系列招商引资*策,便毅然“下乡”到了南部县东坝镇大乘庵村,承包了亩晚熟柑橘园,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我们村的老百姓,每年都有租金、薪金和股金‘三金’收入,比我刚到村里时翻了几番。”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年,南充区域化、流域化、全域化布局,集中连片发展优质粮油、晚熟柑橘等“3+N”特色主导产业,建“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和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拓蔬菜、蚕桑等特色产业基地,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场个;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万亩,新(改)建提灌站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9%;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6个,园区数量、资金额度均列全省首位。

“要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为支撑,加快创新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擦亮南充农业大市这块金字招牌。”宋朝华表示。

仪陇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余中华摄)

歌里的新旋律:企业巧“种”地科技育“肥”田农业园区提质增效

一户村民兴,不够兴;一方百姓兴,才算兴。

在南充,现代农业园区的兴,带动了一方百姓兴,也助推着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在仪陇县双胜镇,有两个跨千里相聚的企业——陕西海升集团和广东温氏公司,因南充现代农业而携手,在种植柑橘的基础上,将种植和养殖中的废料,通过海越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科学处理成有机肥后,再用于生产,书写了一段“海温”循环农业佳话。

“年12月至今,加工处理了农业废弃物5万吨,生产有机肥1.5万吨。”海升集团旗下仪陇海越公司技术主管邓运升告诉记者,处理中心预计可年处理农业废弃物15万吨,加工生产有机肥5万吨以上,届时,年产值将达万元,入库税金万元。

为同步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收、储、运服务体系,仪陇县在37个乡镇建立秸秆收储点,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作为生产原料,一举破解了养殖业粪污染和种植业秸秆露天焚烧两大难题,还实现了企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变废为宝的三赢目标。

科技改变生产,在南充市西充县不算新话题。西充县有1万多台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都安装了北斗导航智能终端。

“智能化管理农机,可以让机手、专合社、经营业主更加方便快捷地对接。”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杨荣庆说,农机在北斗导航的自动驾驶技术下作业,无论白天晚上都能工作,还不受天气、时间限制。机器的耕地情况、行走路径和机身情况等数据,也会定时传回智慧农机管理平台,管理者可随时查看。

四川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箱箱“生态”“有机”金针菇、杏鲍菇颇受市场青睐(四川经济日报记者鲍安华摄)

同在西充的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建有食用菌研发中心,对菌种、工艺技术和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进行研发,现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12项、专利11项。

智慧化管理和生产的,还有南部县晚熟柑橘产业园,业主通过手机上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就可以实时监测、查看园区水肥需求,并自动配水配肥,精准灌溉。既攻克了灌溉用水难、产业管护难、品质提升难的难题,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果品品质和园区效益。

曾经,搞农业意味着刀耕火种,意味着面朝*土背朝天,如今,在南充,现代农业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体力活”变成“脑力活”。

目前,南充市建有国字号园区4个、省级园区9个,其中星级园区3个,省级培育园区6个;市级园区14个,其中星级园区9个,认定园区5个;县级认定园区56个。

“现代农业,离不开科学种植、管理和销售。南充很重视我们的技能培训,近几年,我先后参加了省级职业经理人、工信部致富带头人等专题培训,生产管理水平有了全面提升,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去年,我将学到的减肥、减药‘双减’增效技术用在生产中,效果很明显,每亩成本减少近元,直接增产增收近元。临近的几个村还聘请我做了他们柑橘园的技术顾问。”在罗强看来,农村的工作和生活,带给他的充实感和成就感,一点不比他在大城市时少。

6月19日,在南充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南充市市长吴群刚作*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今年,南充将大力推动现代农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持创建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力争现代农业产值突破亿元。

这些在南充大地奏响的新旋律,让人振奋。而那些“智慧+农业”“科技+农业”的新“音符”,优化了南充现代农业的框架,也扮靓了南充写给大地的歌谣。

西充县有机果蔬现代农业园区义兴镇盐水垭村(陈村铭摄)

歌里的新梦想:农品有“姓名”园区变“地标”农业品牌发展壮大

罗强在南充从事农业的自信,还源于日渐完善的产业链和日益增多的叫得响的品牌。

“做靓品牌非常重要,我承包果园后,通过生产成本、管理体系、市场价格等分析,认识到必须走品质、品牌、安全路线,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年,罗强创立“土木工橙”“土木工程”品牌,并参加了长三角优质农产品洽购会、中国首届田园博览会等。年,他的柑橘提前半年获得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等多家单位的采购订单。

品牌,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地域。

占地2亩,建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21万亩,75个基地通过有机认证,认证面积13万亩,认证品种个,有机农业总产值40亿元,制定有机农业企业标准57项,26项成为地方行业标准……这些,都发生在南充市西充县有机果蔬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该园区被评为“亚洲有机示范村”,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派团队到园区交流合作。

在园区里的义兴镇盐水垭村,几个村民正在地里劳作,他们村的名字没变,但旧日的乡村早已换了新颜。

“西充约有3.5万户农民参与有机产业,有机基地规模大、产量大。”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理事C.K甘谷黎表示,西充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两年一届,将永久会址设在西充,既为亚洲各国展示有机产业提供了平台,也可促进世界各国有机产业发展与合作。

如果说有机农业是西充农业靓丽的名片,那么西充有机农业就是南充耀眼的品牌。

品牌,可以是地域,还可以是产业。

南充,传统丝绸之乡,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享有“中国绸都”称号的城市,蚕桑丝绸历史已有多年,绸、绫、锦、绢、丝等10多种产品曾被定为朝廷贡品,素有“秦汉丝锦名邦”之美称。

7月27日,中欧班列(成都)暨陆海新通道南充班列首发仪式在南充现代物流园举行。

“本次陆海新通道南充班列的20个集装箱装满了我们产的印染布,共计万码。”南充市高坪区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内的嘉美印染公司负责人说,他们的产品深受非洲市场青睐。

同一时间,隶属于香港利达丰集团的南充家丰时装公司的车间一派忙碌。

“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产出的蚕丝质量极好,但南充没有高品质的炼印场,印染厂,我们想补齐这个短板,做全种桑、养蚕、缫丝、制衣产业链。”该公司总经理许少琳说,公司“南充造”丝绸制品已获全球有机纺织品认证,全部销往欧美。年,该公司出口丝纺服装万套,基本形成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格局。

品牌,是一种信任。品牌本身,就是价值。

近年来,南充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强力推进品牌孵化,创立启用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壮大个性特色品牌,构建以“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以“营山黑山羊、阆中川明参”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为支撑,以“张飞牛肉、保宁醋”等中国驰名商标为特色的南充农业品牌集群。

阆中市张飞牛肉有限公司智能中央厨房(梁洪源摄)

年,“好充食”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目前,全市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个、绿色产品49个、有机产品70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11个,全市“三品一标”总量个。

不难看出,打造世界知名农业品牌,用品牌走天下,是南充的目标。

南充,作为四川现代农业的缩影,其乡村振兴的故事,就是她写在川东北大地上的歌,歌里,写满了南充儿女的奋斗,也描绘了农耕文化的跃进,更讲述了现代农业的勃兴。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支持南充建设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面对新机遇,南充现代农业的转型蝶变将为南充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千里嘉陵书新赋,“农”情飞歌话振兴。

蓬安县兴旺镇水泉村2组,罗绍金和老伴张桂清给蚕喂食桑叶(张力摄)

歌里,荒地变良田,农民挣股金。田野生机盎然,农家换了新颜。

歌里,企业“种”地,科技“肥”田。有农民悠然耕作,也有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携科技、资金等“利器”力兴桑麻。

歌里,农产品“有名有姓”,小村庄“有头有脸”。*府、企业和农户,合力兴农,育出万顷良田和农产精品,不仅优质优价,还名牌“名”价。

每一首歌,都有特色;每一方土地,都有个性。

南充,用现代农业,在川东北大地上,写下一首首绵长而真切的“农”情飞歌。

尤为可喜的是,歌里的故事仍在继续中……

(四川经济网记者杜静李霁玥张小星)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充农情飞歌话振兴